法定職掌
豬瘟與海外惡性動物傳染病之診斷、監測、防疫技術及研究等事項。亦包括豬隻病毒性疾病檢診與血清學檢測服務;豬隻傳染病與新浮現疾病診斷、防治技術之研究。
沿革
組前身為民國70年設立之豬瘟研究系,因88年7月1日本所改隸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並更銜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後,本組亦同時更名為豬瘟研究組;於民國112年配合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本所同年8月1日改制為「農業部獸醫研究所」,本組亦同時更名為新興傳染病組。本組原以診斷、監測豬瘟及其他重要豬病。民國86年國內發生口蹄疫之後,開始進行全國各縣市牛、羊及豬口蹄疫抗原及抗體監測。為因應各種海外惡性動物傳染病之診斷與研究迫切需要,於民國92年新建完成「國家動物傳染病檢驗實驗室」,做為豬瘟及海外惡性傳染病之國家級實驗室。
本組持續協助國內各動物防疫機構進行豬隻相關疾病之檢驗與監測,重要成果如下:
- 民國81年起持續對豬瘟(Classical Swine Fever)、假性狂犬病(Pseudorabies)及其他海外惡性動物傳染病進行監測與研究。
- 民國86年3月豬隻檢出國內首例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O/TW/97)。
- 民國88年6月金門牛隻檢出口蹄疫(O/TW/99)。
- 民國89年9月檢出豬鐵士古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
- 民國91年7月檢出豬隻鷺山病毒(Sagiyama virus, Togaviridae)。
- 民國98年11月檢出豬新型H1N1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 民國101年2月金門牛隻檢出口蹄疫(O型口蹄疫東南亞株)。
- 民國103年1月檢出豬流行性下痢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 民國104年5月檢出金門A型口蹄疫病毒。
- 民國106年5月獲WOAH(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原縮寫為OIE,2022年更名為WOAH)認證豬瘟參考實驗室。
- 民國106年5月取得WOAH認可臺灣、澎湖及馬祖為口蹄疫施打疫苗非疫區
- 民國107年8月自邊境豬肉製品檢出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核酸。
- 民國109年6月取得WOAH認可臺灣、澎湖及馬祖為口蹄疫不打疫苗非疫區。
- 民國109年7月檢出金門牛結節疹(Lumpy Skin Disease)。
- 民國112年12月及113年6月分別在自中國大陸入境旅客違規攜帶之豬肉製品與金門岸際海漂豬檢出基因重組型非洲豬瘟病毒(即第1與第2基因型重組之病毒)核酸。
主要工作項目
血清學檢驗
- 口蹄疫及豬瘟血清學監測。
- 其他重要豬隻病毒性疾病之血清學檢測及分析。
 |  |
競爭性酵素連接免疫吸附法檢測豬瘟抗體 | 豬瘟病毒中和抗體檢驗 |
病毒學檢驗
- 豬隻病毒性疾病之病原分離。
- 應用分子生物技術協助豬隻病毒性疾病之診斷鑑定。
 |  |
核酸定序儀 | 即時螢光定量聚合酶鏈鎖反應儀 |
 |  |
自動核酸純化機 | 高通量核酸萃取儀 |
免疫學研究
- 單源抗體研製及疫苗之研發。
- 豬隻病毒性疾病檢測試劑之開發。
- 豬隻病毒性疾病免疫學之研究。
 |  |
流式細胞儀 | 免疫斑點分析儀 |
海外動物傳染病監控
- 海外動物傳染病檢測技術建立。
- 海外動物傳染病病毒核酸檢驗。
 |  |
負壓實驗室出入口之氣密門 | 負壓動物隔離籠 |
 |  |
WOAH豬瘟參考實驗室之操作 | 豬隻病毒中和抗體檢驗 |
GLP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優良實驗室操作) A棟動物舍
- 豬隻疫苗研發效力試驗。
- 豬隻病毒病原性試驗。
 |  |
負壓實驗動物房 | A棟GLP試驗動物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