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與沿革 

本所願景

追求獸醫科技創新研發及精進診斷,強化推廣知識與技術,持續擴展國際合作並培育獸醫人才,致力維護國人健康與動物福祉,促進動物產業競爭力與永續發展,達成全球健康一體之目標。

 

本所沿革

本所座落於新北市淡水區,眺望觀音山,地處淡水河出海口。東依紅毛城、牛津學堂,西傍滬尾古砲臺,前臨淡水河海關碼頭,後倚淡水球場,整個所區綠茵環繞。總所占地約5.2公頃,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另有動物用藥品檢定中心,位於苗栗縣竹南鎮,與總所相距110公里,占地20.35公頃。還有位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內的水生動物實驗室。在青山綠水環抱下,人畜和諧共處,代表穩定中求發展的臺灣旺盛生命力,更象徵農業部獸醫研究所關懷生命永續發展的目標。臺灣推行家畜衛生改進工作首先於民前7年 (清光緒31年,西元 1905年)在屏東設立牛瘟血清作業所。次於臺北另設血清作業室,至民國8年 (大正8年,西元 1919年)將兩者在臺北合併改稱為獸疫血清製造所。民國20年 (昭和6年,西元 1931年)遷移至淡水現址,光復後隸屬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民國51年(西元 1962年)改制為臺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

為綜攬動物用藥品檢定業務,並建立全國檢驗制度與標準,於民國77年(西元 1988年)增設動物用藥品檢定分所。復因精省關係,於民國88年(西元 1999年)改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更銜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民國103年(西元2014年)總所生物研究組增設水生動物實驗室進駐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內,服務南部地區之農民及相關水生產業。

本所係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所設置之中央獸醫研究所。並透過中央至地方之分工合作機制,將本所試驗結果,即時回饋至現場進行防疫處置,並作為動物防疫政策擬定之參據。於民國112年(西元 2023年)8月1日改制為農業部獸醫研究所。長久以來,本所始終秉持「科技、創新、服務」的精神宗旨,在歷史流動中始終擔任著防檢中樞的重要角色。

長久以來,本所始終秉持「科技、創新、服務」的精神宗旨,在歷史流動中始終擔任著防檢中樞的重要角色。

本所沿革表:

民前7 (清光緒31年,西元 1905)

成立「牛瘟血清作業所」於屏東

民國8 (大正8年,西元 1919)

改制為「獸疫血清製造所」

民國12 (大正12年,西元 1923)

遷至臺北市樺山町

民國20 (昭和6年,西元 1931)

再遷至臺北縣淡水鎮現址

民國38(西元 1949)

改銜為「臺灣省農林處獸疫血清製造所」

民國51(西元 1962)

改銜為「臺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

民國77(西元 1988)

增設「動物用藥品檢定分所」於苗栗縣竹南鎮現址

民國88(西元 1999)

改隸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更銜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

民國112(西元 2023)

改制為「農業部獸醫研究所」


舊行政區照片

民國68年以前之舊行政區

舊所區全景

舊所區全景

畜衛所改建前大門照片(民國70)

改建前大門照片(民國70年)

目前畜衛所行政大樓

112年改制前綜合研究大樓



農業部獸醫研究所版權所有 ©VRI All Rights Reserved
25158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 376 號‧TEL:0800-068112、+886-2-26212111
最佳瀏覽狀態為 Chrome‧1280 * 768 以上解析度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