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簡介 | 牛結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 bTB)由牛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bovis)感染所引起,是個世界性疾病,主要感染動物為牛,其他動物如鹿、豬等也可能被感染,人類偶有由飲用生乳等方式感染的例子,是為重要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
---|
臨床症狀 | 初期無症狀,感染時間拉長後可能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產乳量下降等。 |
---|
肉眼病變 | 依據病原侵入位置的不同,如吸入方式感染,典型結核病灶(tubercles)可在呼吸系統淋巴結或肺臟發現;若是食入方式感染,則可能於腸繫膜淋巴結或肝臟發現結核病灶;若是感染時間久或是動物免疫低下,則可能發現全身性病變。 |
---|
組織病變 | 典型或化膿性肉芽腫性炎症反應,中央有乾酪樣至液化壞死,含不等量嗜中性球及鈣化,纖維包膜不一定存在。纖維包膜及鈣化程度與感染發生時間及宿主自身免疫力有關。 |
---|
診斷方法 | - 台灣現行檢驗方法:主要為皮內結核菌素試驗(Intradermal tuberculin test, ITT),另外動物屠宰時可由獸醫師檢查發現可疑病變後回追至原飼養牧場,皆是國際上通用之檢驗方法。
- 實驗室檢驗:牛分枝桿菌分離與鑑定是為標準方法,此外還有抗酸染色法及核酸PCR檢測法可輔助鑑定。
|
---|
預防控制 | - 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與牛結核病定期檢查,並遵照相關指示。
- 牧場不要隨意引入新牛,購買時可洽詢地方防治機關協助進行皮內結核菌素試驗,避免買入感染之牛隻。
- 避免乳牛與其它動物接觸。
- 人車進出管制及消毒。
- 場定期清洗及消毒。
|
---|
圖片 | 肺臟化膿性病灶。 病灶處壓片抗酸染色陽性(紅色菌體) |
---|